当前位置:
风光互补供电应用项目详细解说
来源: | 作者:广东尚能 | 发布时间: 2023-08-22 | 51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  风光互补监控供电项目,主要针对偏远地区通信基站、微波站、边防哨所、边远牧区、偏远山区无电地区及海岛边防区域,多数地理位置远离大电网,基本处于人员稀少、交通不便、用电负荷低或无电状态,且大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,是利用当地充裕的风能、太阳能建设本地供电网络的一种经济实用的自发自用电项目。

     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,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风力发电机、太阳能光伏板把风资源、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的应用过程,今天为您细说在高速公路监控,通讯基站以及水电站平台监控的三种项目供电应用



一、高速公路监控应用

      高速公路交通摄像机通常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,采用传统的市电电源供电,虽然单点位功率不大,但是路网长、沿路监控点位数量多,长年累计也会消耗不少电能,采用传统电力供电方式不利于节能;并且由于摄像机电源的线缆经常被盗,易造成经济损失,使用维护费用大大增加,加大了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的运营成本。

      因此应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为道路监控摄像机提供电源,不仅节能,并且不需要长距离铺设线缆,减少了线缆被盗可能,也降低供电施工费用,完全实现离网自发自用电。为保障恶劣天气情况下,监控系统依旧能正常供电运行,可以根据需求配置合适的储能蓄电池,在没有风、没有太阳能发电的情况下由电池来进行供电。也可利用原有的市电线路,在太阳能和风能不足时,自动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,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。



二、通信基站应用

      目前国内许多森林自然保护区、海岛、牧区等地远离电网,但由于当地的自然保护、森林防火、山区旅游、渔业养殖等行业均有通信需要,在当地需要建设通信基站,联通网络通讯,这些小型基站用电负荷不大,但需要全年稳定供电,若采用电网供电,架杆铺线经济成本高,若采用柴油机供电,则存在柴油储运成本高,系统维护困难、损害当地自然环境等问题。



      要解决长期稳定可靠供电问题,只能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,而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,获得难度较低,此外,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和地域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,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稳定性、经济性都较好的独立离网供电系统,适合用于数量众多、分布广泛、功率不大的通信基站供电。主要的大型通讯基站可适当配置柴油发电机,巡检人员定期维护检修相关设备,在冬天太阳能与风能发电不足时可用柴油发电机补充供电使用。这样可以减少系统中太阳电池方阵与风机的容量,从而降低系统成本,同时增加系统的可靠性。

三、水光互补项目

       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,不经蓄电池而直接带动抽水机实行补丁时抽水蓄能,然后利用储存的水能实现稳定的发电供电。这种能源开发方式将传统的水能与风能、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相结合,利用三种能源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实现期间的互补开发,充分利于不同能源之间的发电时间差来进行综合开发,如全球最大、海拔最高水光互补项目-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。



      用水电优异的调节性能平抑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,以柯拉光伏电站为例,当光照好、光伏出力大时,两河口水电站减少机组出力,将水储存起来;当受多云、降雨等因素影响、光伏出力减小时,两河口水电站引水发电,增大水电出力。通过水电站的调节,水光打捆后将输出更为稳定的电能,更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。同时,通过水电平抑光伏输出的波动性,电网也能接纳更多的光伏接入电力系统,消纳更多的新能源。因此,“水光互补”一体化开发,提供了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的有效方案。

      光伏、风电出力特性与水电天然互补,辅以雅砻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巨大的储能能力,可实现新能源大规模集中高效开发。向全社会生动展示了风能、太阳能新能源的应用意义,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,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,具有巨大的经济、社会和环保效益。

吴经理

13824471277

(微信同号)

胡经理

13632101027

(微信同号)